三行代码让你的git记录保持整洁
前言 笔者最近在主导一个项目的架构迁移工作,由于迁移项目的历史包袱较重,人员合作较多,在迁移过程中免不了进行多分支、多次 commit 的情况,时间一长,git 的提交记录便混乱不堪,随便截一个图形化的 git 提交历史给大家感受一下。 各种分支疯狂打架宛如后宫争宠的妃子们,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,主要还是因为滥用 git merge 命令并且不考虑后续的理解成本导致的。如今在大厂工作的程序员们,频繁接受变更的需求,一旦一开始考虑不周到,就一定会出现了大量无意义的 commit log,加上“敏捷”理念的推广,产品的快速迭代上线变成了核心指标,这些无意义的 commit log 便被“下次再处理”,久而久之就混乱不堪了。 而我们在看一些开源仓库时,会发现他们的 commit 记录十分整洁,其实这并不是社区的程序员能力更强,而是因为他们没有 KPI 大棒的鞭笞,在提交代码前会花时间整理自己的 commit log。而这就是本文的主角了——“Git Rebase”。 git rebase 和 git merge git rebase,中文翻译为“变基”,通常用于分支合并。既然提到了分支合并,那就一定离不开git merge这个命令。 相信每个新手程序员刚进入职场的时候,都会听到“xxx 你把这个分支 merge 一下”这样的话。那么问题来了,假如你有 6 个程序员一起工作, 你就会有 6 个程序员的分支, 如果你使用 merge, 你的代码历史树就会有六个 branch 跟这个主的 branch 交织在一起。 上图是 git merge 操作的流程示意图,Merge 命令会保留所有 commit 的历史时间。每个人对代码的提交是各式各样的。尽管这些时间对于程序本身并没有任何意义。但是 merge 的命令初衷就是为了保留这些时间不被修改。于是也就形成了以 merge 时间为基准的网状历史结构。每个分支上都会继续保留各自的代码记录,主分支上只保留 merge 的历史记录。子分支随时都有可能被删除。子分子删除以后,你能够看到的记录也就是,merge 某 branch 到某 branch 上了。这个历史记录描述基本上是没有意义的。 而 git rebase 中文翻译为“变基”,变得这个基指的是基准。如何理解这个基准呢?我们看一下下图。...